人物
时段
朝代
“黄复之” 相关资源
诗文库
阁笔记 南宋 · 释正受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三九三
此经乃如来显示诸佛现前境界,众生顿悟法门,断妄想丝,离言说指。
故其以「楞伽」为名也,非人非法;
以实相为体也,非空非有;
以佛语心为宗也,非真非妄;
以自觉圣智为用也,非修非證;
以生酥为教相也,非乳非酪。
文简,其旨深,巍巍乎超越众经之右,夫岂识情所可到,心量所能及哉!
正受自早岁祝发,振锡方外,每于痴坐之馀,敬读是经,句义漠然,不能终卷。
后质于宿师高座无间禅讲,率亦暧昧。
隆兴甲申冬,会法亲布衲于蕲之四祖山,复以所未至请问,衲熟视曰:「此圣智境界,非粗心者可入,而子欲入之,当有方便」。
正受进曰:「愿示其说」。
衲曰:「是经盖有三译。
宋元嘉中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金陵草堂寺,译成四卷,在身字函。
后魏延昌中印度三藏菩提流支洛阳汝南王宅及邺都金华寺译成十卷,在发字函。
大唐久视中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嵩岳天中寺译成七卷,在四字函。
子试取魏唐二译者十七卷置于宋译四卷之左右,澄其神观,参考研味,则不惟可以读是经,且可以入是经矣」。
正受即如其言,取前二译合今四卷读之弥月,乃于句义疑碍冰释,深自感幸,将遂流通而力不逮。
庆元改元春,由吴兴永寿兰若至都下,谒黄侯于北圃之道院,饭馀瀹茗,忽谓正受曰:「《楞伽》一经,祖师指示之后,中间虽洪儒硕德,尚且病于句读,况馀人乎!
和尚傥能为法施无穷之利,吾为刊行,何如」?
正受曰:「在流通固无辞,然禅者必曰:『子禅者也,何为义学之事乎』?
讲者必曰:『子禅者也,何预吾义学之事乎』?
人既弗之许,纵区区尽管见,安能取信于后世哉」!
侯曰:「不然。
且禅是佛祖所传之心,教是佛祖所说之法,非禅无以通教,非教无以传心,讵有蠢蠢不达若此者」?
正受曰:「斯言固矣,古之人莫不禅教并行,宗说俱畅,奈何叔世学者各立臆见,相为矛盾。
今侯言独及此,正受敢不以古人自勉」!
侯唯唯,因别归永寿故居,与友人智灯复取先后三经,又以唐遗名尊宿注文、皇朝东都沙门宝臣《新说》、闽中太姥居士彦国所纂,复于知觉禅师《宗镜》中有议及是经者,并诸经论,于九旬之内焚香对席,钩索深隐,采摭精要,入于跋陀译经下。
至秋八月,偕徙居西湖北山寿星院,主人石庵庆寿馆于方丈南轩,俾终其事。
然膏继晷,会粹仅成,目曰《楞伽集注》。
凡注字无某经某论某人云者,即正受之私谓也。
所言注云者,汝南谢如诲云周寿元翁得于庐山古经藏中,盖唐中叶后经生所书,不著撰人名氏。
《新说》谓唐敬爱寺译经沙门智严所注者,非也。
按《僧史》,智严宋文帝时人,尝于扬都翻译,在跋陀之前,既未有经,安得有注?
近谓圆悟禅师作,益其误矣。
「楞伽」一云「䮚迦」,西人多称之。
其字之舛脱,或正或补,皆以魏、唐二经订證,非妄加削。
自洗研于乙卯之季春,阁笔于丙辰之孟夏
注成,观梦居士黄复之又为之音释。
侯闻之,遂捐己俸,命工书刻以广其传。
然达磨有言:「是经五百年后翻为有相之学」。
正受悉意于此,得不堕祖师之先见,重为宗教之赘说乎!
黄侯名汝霖字师说自号敬庵居士云
是岁浴佛日雷庵无作叟正受谨记。
按:《楞伽经集注》卷四,续藏经第一辑第二五套第四册。